学院概况

“施甸数行”,践行青春担当:用脚步丈量乡土中国

发布人:王希成发表时间:2025-08-28点击:


8月24日至27日,数学与物理学院“施甸数行”研究生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郭艳凤教授的带领下,赴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开展了一场富有深度的乡村研学之旅。此次实践活动依托学院复杂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生导学团队,聚焦系统思维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以践行青春担当作为主题。实践队员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学习杨善洲精神、开展农产品帮扶工作、为“施甸县2025年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提供志愿服务等多样化实践活动,生动地诠释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本次活动列入学校2025年研究生“走进”系列暑期社会实践系列

 

8月24日早上,“施甸数行”实践团队到达善洲林场,开始红色之旅。善洲林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大亮山深处,是全国首批中国红色地标之一,也是杨善洲精神的发源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诉说着坚守与奉献的故事。实践团队在林场参观了杨善洲生前工作过的老窝棚、用过的劳动工具,参观了杨善洲事迹陈列馆亲身感悟杨善洲精神,弘扬清风正气在实地参观和学习后,实践团成员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将杨善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施甸数行”实践团队前往施甸县凯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助农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深入生产车间,了解香菇种植、加工、包装全流程。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讨论企业优化生产数据统计方法,提升管理效率。在助农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坚持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需求结合,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切实做好助农产品宣传推广工作,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施甸县 2025 年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开展期间,实践团成员承担了培训会务的协助组织工作,他们与当地中小学骨干教师展开了密切的交流互动,并积极参与一线教师的交流研讨活动,认真聆听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积累的经验。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成员对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以及一线教师的坚守与担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深切体悟到教育对于乡村振兴所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更加坚定了以实际行动投身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发展的决心和信念。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锻炼,实践团成员不仅于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磨砺了自身本领,更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成了良好的协同效果。实践团队成员将以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进一步发挥青年群体的力量,勇敢承担重任,以实际行动阐释青春的价值与担当。